1953年的朝鲜战场上,炮火还在“嗷嗷叫”,中国志愿军的四十四团团长和五一八炮团的政委,在庆功会上聊家常,结果一聊才知道竟然是失散了20年的亲兄弟,真是个大惊喜!
守全哥,1919年在四川达县的岩门场溜出来了!
那地方穷得连蚊子都嫌弃,村民们就靠着几亩稀稀拉拉的地过日子,活得紧巴巴的。
他爸是个憨厚的农民,每天背着扁担下地干活,累得腰都快成弓了,可一家人的肚子还是喊穷!
1926年,川东那儿干旱得可怕,农田里的东西统统枯了。向守全的妈饿得跟个干瘪的豆芽一样,最后一阵子没扛住,走了。
那年他才七岁,弟弟守银五岁,家里就剩下他们三个爷俩儿相依为命。
为了养活那俩小子,改行给人抬轿,肩膀磨得跟红烧肉似的,但她从来没抱怨过。
1933年,红军一来达县,小村子立马热闹得像过年一样!
红军可真守规矩,不抢老百姓的米、不添麻烦,反而还帮人干活,这让向以贵心里发痒了。
他回到家里跟两个儿子一商量,觉得跟着红军或许能过上好日子,就收拾了几件破旧的衣服,带着向守全和向守银一起去当兵了。
守全那年14岁,进了红三十军八十八师当小警卫,天天背着步枪站哨,小脸儿绷得跟紧张的大人似的。
向守银跑去红四方面军搞后勤,向以贵在红三十三团当饭堂大妈,挑着锅碗给战士们捣腾吃的。
1934年,长征拉开了帷幕,队伍重新划分,老爸和儿子们各自被派到不同的地方去“打工”了。
通话就靠大嗓门,环境真心不行,从此咱们没啥联络了。
向守全跟着八十八师翻山越岭,鞋子磨破了索性光光的上路,肚子饿得像个咆哮的猛兽,啃起树皮来毫不犹豫,硬是给我坚持到了最后!
1935年,他和弟弟在川西马尔康见了一面,唠了几句就因为部队的事各自分开了。
当时,他对爹已经牺牲的事一无所知——向以贵趁着在草地上溜达,被敌军瞄了一下,摔跤后就没再起身。
长征一完成,守全小兄弟就跑到了八路军一一五师,直接投入抗日的火热战场!
1937年在平型关打仗的时候,他带着小队猛冲,搞掉了好几个敌人,结果功劳大增,后来就升了排长。
1942年,他被送到延安的炮兵学校,硬是把炮兵指挥的本事给啃了个稀巴烂。
抗战赢了以后,他跟着东北的野战军去打辽沈大战,负责指挥炮兵往敌人的阵地上乱轰,炮弹打得那叫一个猛啊!
解放战争快结束的时候,他在平津战役里表现出色,帮忙把天津给解放了!
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,1950年朝鲜乱成一锅粥,他就被指派去当志愿军的炮兵四十四团的头头,带着队伍冲上了战场。
向守义,原名向守银,这小子生于1921年,和他兄弟在同一个地方长大的!
1933年我跟着老豆和兄弟一起去当兵,被派到红四方面军做杂活儿。
那会儿他才12岁,小得像个小鸡崽,扛着粮食袋子走长征,脚底下都磨出血泡来了,但就是没掉队。
1935年他在马尔康和哥哥碰过头,之后就继续在红四方面军折腾,慢慢从后勤的伙计变成了死磕到底的军人!
抗战那会儿,向守义在华北跟小日本拼,专门负责喊口号,嘴巴差不多都能出火花了!
解放战争那会儿,他在部里搞政治,跟着媳妇儿打了一堆硬仗,积累了不少见识!
新中国一成立,咱这位小兄弟就跑去朝鲜了,1950年当上了志愿军五一八炮团的官儿。
他不仅能打仗,还能给战士们上课,领着大伙儿在前线拼命,士气嗨得很!
1953年,那哥俩在东山打仗的时候,各自带着部队,谁都没想到离着几里远正好是亲兄弟。
五十三年那年夏天,朝鲜的战场就像锅里的水一样沸腾得厉害!
在马踏里东山上,敌人占了个高地,志愿军第46军的136师接到任务,要把这块难啃的骨头给抢回来!
守全的炮兵四十四团负责轰炸,好家伙,炮弹一颗接一颗往山上砸,把敌人的阵地炸得跟馅饼似的!
对那守规矩的五一八炮团,咱们也得一起上,给步兵冲锋助助力!
这战斗简直火冒三丈,敌方的坦克和大炮统统出动了,但志愿军硬是靠着猛烈的炮火和人海战略把山头给捞到了手,干掉了一千多个敌兵,还整了不少他们的装备!
打完仗后,第136师在村里一间破旧的学校里搞起了庆祝派对。
会上,师政委赵振远一个个夸参战的部队,特别提到五一八炮团的政委也叫向,他是从四川来的哟。
向守全在台下,心里一下子就像被电击了一样。
他老家就那么几户人,不知道姓向的也像股票一样,稀得不行,真是个奇事!
开完会,他忍无可忍,飞奔去五一八炮团的地儿找人聊天。
果然遇到了向守义,俩人一聊,居然都是达县岩门场坝下的,那向守心里开始琢磨着,这事儿不简单啊!
第二天早上,向守全又去找他的小弟。
今儿俩人聊得贼来劲,开始唠起自家琐事了。
向守义说老家有个叫向以斋的叔叔,向守全一听直接愣了——那是他亲老豆!
他急忙问守义家里还有谁,守义叹了口气说当年参军时有老爹和大哥,可这么多年一点消息也没,估计都上天了。
向守全一听就哭了,说自己是他兄弟,以前叫向守金,后来改名叫向守全。
这事儿在部队里滋滋作响,大家都在聊这俩兄弟真是命硬得很,连战场上都能碰着!
志愿军的老大们也听闻了这事,觉得太温馨了,赶紧安排人把那俩兄弟的家里人给接到朝鲜去团圆。
1953年秋天,向家兄弟俩和他们的媳妇带着娃娃坐上了火车,直奔朝鲜去啦!
守全的媳妇是黑龙江的,抗战那会儿在后方搞过军火,最后嫁给了他,生了两个小崽子。
守义的媳妇也是黑龙江人,之前在部队里搞宣传工作,还养了个闺女呢!
这两家子在露营帐篷里碰了个面,拉起家常聊苦瓜的日子,眼泪像下雨一样。
奇了怪了,两个媳妇居然都在黑龙江当过兵,还都是个上校的级别,士兵们一听直接喊:这缘分真是太牛了!
俩兄弟叨唠了好久,长征的时候的艰辛、抗战时期的拼命战斗、解放战争的厮杀,全都聊得热火朝天!
小朋友们在那儿闹成一团,大人们围着桌子啃面,帐篷里暖洋洋的!
志愿军的头儿竟然还为这事撰写了篇报道,称这是战场上的神奇壮举,结果激励了成群的小伙伴们!
1955年,解放军开始发军衔,向守全和向守义两个家伙各自都升了个上校。
这俩家伙可没闲着,继续在部队忙乎。
向守全在教大家怎么操炮,把打击敌人的技能提升得更牛;向守义则负责政治教育,带着队员们一起嗨革命精神。
后来,他们的事迹被写进了军队的历史书,成了部队里的神话。
向守全和向守义,两个从四川小山村里糊口的小子,转眼成了朝鲜战场上身披戎装的团长和政委,经历了整整二十年的战争洗礼和离散!
能再见面,除了靠运气,更多的是他们信念十足,拼命闯出来的结果!
这故事听起来特别接地气,但里面透着那时候的豪情和温暖。
向守全和向守义的相聚,就像是在炮火连天中找到了一颗闪亮的星星!
他们拼了命才换来的兄弟情,真让人心里暖洋洋的!
那时候,像他们这样的志愿者多得跟苍蝇似的,虽然日子过得惨兮兮,但希望这玩意儿从来没被甩掉过!
你要是有啥家里那些唠叨的老故事,随便说出来,让咱们一起回忆一下那会儿的厉害日子!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#
天金策略-上海配资之家-股票配资系统-普通人炒股怎么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